新闻资讯

与您分享,我们的动态

遗产管理人高级研修班在中国政法大学举办,谭芳律师担任课程主讲人

来源:家与家律师事务所 作者:家与家律师事务所 时间:2025-05-30

5月16日,由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学院举办的首届“遗产管理人高级研修班”在中国政法大学海淀校区正式开班。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刘艳红,中国老龄产业协会创始副会长、首席专家陈忠发,最高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厅原厅长、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原副会长、中国法学会民法典编纂项目领导小组成员、继承编召集人杨立新,《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修订核心专家暨数字职业组组长、中国老龄产业协会标评委执行主任刘建军,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学院党委书记刘建、副院长梁敏等出席开班典礼。来自全国28个省市的250余名法律实务工作者、行业从业者参加了开班典礼。

全国妇联权益部兼职副部长、全国律协婚姻家庭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家与家律师事务所主任谭芳律师围绕婚内财产纠纷、婚后财产混同、家族企业接班等方面以案说法,分享了《婚姻家事与财富传承的案例分享与业务创新》。

来自家友会的40余名成员共同参加本次培训班。

开学典礼由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学院党委书记刘建主持。他指出,在民法典实施三周年与法大校庆73周年之际,举办本次研修班具有特殊意义。刘建代表学校向肩负“法治传承”使命的杨立新等授课专家,向肩负“行业拓新”使命的老龄产业和遗产管理标准制定者陈忠发、刘建军等行业专家,向肩负“专业传承”使命的研究班学员致敬,并从政策、行业、教育“三重维度”解读研修班价值,强调学院将为学员学习提供多重保障。

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刘艳红在致辞中表示,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老龄化背景下,遗产管理难题亟需专业人才破解。法大此次研修班采用“理论教学+实践赋能+职业认证”三位一体模式,致力培养复合型遗产管理人才。她介绍了“双证”培养体系,并对学员提出期望:以学铸魂,坚守法治初心,结合个人成长与行业规范发展;以学增智,构建知识体系、提升解决复杂问题能力;以学促干,通过跨区域跨行业交流探索中国方案。学校将组建优质师资、优化服务,助力学员成行业骨干。

中国老龄产业协会创始副会长陈忠发在致辞中指出,遗产管理是关乎老年人尊严与家庭和谐的民生工程,也是破解“银发经济”法治痛点的关键。他结合老龄化社会现状,深入分析了专业遗产管理人在维护家庭财产秩序、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方面的重要意义,阐述了遗产管理职业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作用。他希望学员以“温度+专业”的标准要求自己,成为老龄法治护航员,为千万家庭筑牢法治屏障。

研修班班长韩伟隆作为学员代表发言,感谢校方与专家的精心筹备。他代表全体学员承诺,会深入钻研前沿理论与实务知识,推动学习成果转化为行业发展动能。

研修期间,多位业内权威专家带来前沿课程。最高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厅原厅长,中国法学会民法典编纂项目领导小组成员、继承编召集人,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原副会长杨立新,系统解读《遗产管理人导论与法律框架》问题;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理事、中国法学会婚姻家庭法学研究会理事、湖南省法学会家事法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王葆莳,分享了《遗产管理人制度的理解和适用》;中国公证协会公证培训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李辰阳介绍了《从意定监护到遗产处理——公证机关司法管辖下的非讼事件》;长安国际信托区域财富中心总经理许钊海讲解了《家庭服务信托的开发与实操》;中伦律师事务所律师袁芳解读了《律师代理民政局担任遗产管理人业务的实务要点与突破》;全国妇联权益部兼职副部长、全国律协婚姻家庭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家与家律师事务所主任谭芳,讲述了《婚姻家事与财富传承的案例分享与业务创新》;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家族办公室业务中心联合牵头人、中国法学会婚姻家庭法学研究会理事、浙江省律师协会财富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魏小军,讲解了《家族财富传承与遗嘱信托》等课程。这些课程包含了遗产管理人所应具备的核心技能。兼具理论高度与实操价值,受到研修学员的广泛好评。

研修学员来自律师、保险、公证等多个领域,他们普遍认为,跨领域专家带来的财富管理、信托设计、家事调解等多元视角,不仅构建了完整的知识体系,更通过“立法解读+案例研讨+工具应用”的三维教学,为解决遗产管理中的实务难题提供了系统性方案。他们表示将以研修为契机,用法治思维和人文关怀推动遗产管理行业规范发展,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贡献力量。

本文来源“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学院”公众号,家与家对原文有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