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与您分享,我们的动态

普法公益行 | 家与家律师参加徐家汇街道人大代表公益市集

来源:家与家律师事务所 作者:家与家律师事务所 时间:2025-10-09

9月26日下午,由徐家汇街道组织的“民主在身边·服务进社区”人大代表公益市集在乐山绿地举办。上海家与家律师事务所律师现场提供婚姻家事公益法律咨询服务,围绕民法典、妇女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普及法律知识。

本次市集不仅是一场汇集民意收集、便民服务、迎接国庆、履职展示于一体的社区嘉年华,更把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温度,揉进了居民的日常里,让“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履职初心,转化为触手可及的民生温度,浸润每一位居民的心田。

人大代表紧密贴合居民需求,充分发挥自身及所在单位的资源优势,为居民送上“家门口”的优质服务。20个便民服务摊位依次排开,涵盖法律咨询、健康义诊、反诈宣传、科普知识、食品展销等内容。

作为徐汇区人民代表大会基层立法联系点重点单位,家与家律师来到市集现场,围绕房屋继承纠纷、遗嘱效力、抚养权及抚养费纠纷等方面,为社区居民和往来市民解答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家事法律问题。

上海家与家律师事务所自成立以来,坚持党建引领,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投身公益事业、发挥专业优势,通过志愿服务、个案维权、纠纷调解、法律援助、公益普法、参与立法研讨与建议等各项工作,履行社会责任,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并成立全市首家区级妇女儿童维权实训基地以及家事调解中心,建设家事调解等八大中心。

 

一、创新志愿服务形式,增强公民法律素养

家与家组建志愿团公益普法,推出各类法律专题课程,开设家事模拟法庭,并为政府机构、企业、街道、社区、学校开展普法讲座及维权培训活动700余场。志愿团制作短视频5500余条,公益直播800余场,推出“智汇谭法”专栏75期,并参与电视台多档普法栏目,推动普法工作走进千家万户。

 

二、探索志愿合作模式,共建共创多元服务体系

家与家律师团队在党支部的带领下,坚持以“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律师”为目标,组建调解员队伍,和徐汇区妇联、普陀区人民法院、中远两湾城第三居民区、徐汇区枫林街道等达成共建合作,定期定向提供公益法律咨询服务。截至2025年9月底,在婚姻家庭危机干预中心累计接待546小时以上,为中远两湾城第三居民区29个楼栋8000余名常住人口提供公益咨询服务288小时,在基层人民法院担任特邀调解员,前往枫林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客厅服务252.5小时;2022年中标上海市婚姻家庭纠纷预防化解项目,完成区级婚调专窗接待179人次,联动街镇妇联建档42户、达成调解协议54件,顺利完成项目任务;2023年承接普陀区人民法院导诉项目,每周前往立案大厅,为当事人提示诉讼风险,提供诉讼指南,指导当事人正确行使诉讼权利、履行诉讼义务,累计服务624小时。

 

三、拓宽公益普法渠道,让法治之声深入人心

家与家律师多次参与民法典、妇女权益保障法、上海市妇女权益保障条例等立法研讨,提出立法建议330余条,其中人大建议《关于在涉未成年人家事诉讼中引入“儿童权益代表人”制度的建议》被徐汇区人民法院采纳,并在相关案件审理过程中落实。

家与家律师担任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律师来了》《法律讲堂》栏目及东方卫视、上海广播电视台的特邀嘉宾或新闻评论员,接受《解放日报》《上海法治报》《21世纪经济报道》《青年报》等主流媒体专访,在《中国妇女报》、《婚姻与家庭》杂志长期担任专栏作者,累计发表普法文章200余篇,出版《妇女权益保障法100个热点问题》《民法典中的200个财富管理锦囊》《婚姻三重门》《智慧女人的法律学堂》《婚姻律师办案手记》等十余部普法著作,累计发放逾3万本,惠及几十万女性读者。

 

四、德法共治,助力新时代文明建设

家与家律所推动家庭矛盾化解与家风建设相融合,结合家庭教育促进法出台,开展家庭教育知识普法讲座,发表科普文章123篇,视频550条。

2022年9月成立的徐汇区家风馆设有家风展示厅、家风陈列柜、家风小走廊三大区域,12大家庭文化板块,整理收录了宣教展品140多件,包括家书、婚书、经典判词、经典代理词、婚姻家事法律历史变迁轴等,其中最为引人关注的《徐汇区家庭公约》,为新婚夫妇和每个家庭提供了有效的目标管理工具,以条约形式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相互扶持、共同成长。模拟法庭也是家风馆的特色亮点之一,来访者可以在沉浸式剧本杀中感受法治的力量和司法的庄严,也可在此接受庭前指导等法律援助服务,体验家事审判全流程,在真实情境中掌握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

 

家与家始终以“幸福小家、成就大家,以个案推动法治进程”为使命,用专业力量服务社会,创新法律服务形式,惠及更多社会公众和家庭。

本文来源徐家汇街道公众号“璀璨徐家汇”,家与家对原文有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