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解读

用法律人的热忱去普法

民事诉讼或执行中当事人去世,如何保障继承人的权益?

来源:家与家律师事务所 作者:宋道松律师、孙琪实习律师 时间:2025-05-08

在民事纠纷的解决过程中,诉讼与执行程序往往是定分止争的关键环节。然而,现实生活充满变数,当案件正处于诉讼胶着阶段或执行程序紧锣密鼓推进之时,意外却突然降临——当事人去世了。

 

这一突发变故,无疑像是往原本复杂的法律程序“湖面”投入了巨石,激起层层波澜。无论是原告、被告,还是执行申请人、被执行人,任何一方的离世,都可能使案件走向变得扑朔迷离,后续又该如何处理?作为逝者的家属、代理律师,又该采取哪些措施来维护合法权益呢?今天,我们就深入聊聊民事诉讼或执行程序中当事人去世这一棘手情况的应对之策。

 

一、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去世

(一)案件审理期间原告去世

在案件审理过程中,若原告不幸去世,诉讼程序将如何推进?我们通过一个典型案例来说明。

张三与李四于2021年签订《商品购销合同》,张三按约发货后,李四仅支付部分货款便拒绝支付余款,张三无奈将李四诉至法院。然而,诉讼过程中张三却因病离世。法院得知这一情况后,首先要做的就是确认张三是否有继承人。经查明,张三的法定继承人包括其妻子和儿子。法院遂依法中止案件审理,并及时与张三的继承人取得联系,向他们耐心释明相关法律规定和参加诉讼所享有的权利及需承担的义务。张三的妻子和儿子经过商议,表示愿意作为继承人参加本案诉讼,案件得以继续推进。最终,法院依据事实与法律对案件作出公正判决,保障了张三继承人的合法权益。

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当原告在诉讼期间去世且有继承人时,通常法院会中止诉讼,等待继承人表明是否参加诉讼。若继承人愿意参加,他们将接替原告的诉讼地位,继续推动案件审理,被继承人(即去世的原告)之前所进行的诉讼行为对继承人依然有效;要是继承人明确表示放弃诉讼权利,又没有其他继承人愿意接手,那么法院就会裁定终结诉讼,因为没有适格主体来主张诉求了。

 

(二)案件审理期间被告去世

同样,在民事诉讼进行时,若被告突然去世,情况也分多种。

比如,宋七于2016年向陈五和王六借款,多年未还,陈五和王六遂将宋七诉至法院。但在诉讼过程中,宋七不幸去世。承办法官第一时间裁定中止案件审理,迅速与宋七的继承人——妻子刘八、儿子宋小七取得联系,向二人详细阐释法律要点,告知参加诉讼应承担的权利义务。宋小七表示愿意作为继承人参加诉讼,刘八则放弃继承本案中的权利,同意由宋小七一人参加。后续法院审理认为,合法借贷关系受法律保护,现宋小七作为继承人参与诉讼,对陈五、王六要求其给付借款本金的诉求予以支持,判决宋小七偿还二人借款本金。

这背后的法律逻辑在于,当被告在案件审理期间去世,且留有遗产、有继承人时,法院同样会先中止诉讼,等待继承人表态。继承人若表明参加诉讼,依法变更继承人为被告,诉讼继续,之前被告进行的诉讼行为对变更后的被告依旧有效;若继承人不愿参加诉讼,判决结果又与其有利害关系,此时法院通常会将其列为第三人,查明遗产情况,判决以死亡被告的遗产承担责任。可要是被告去世后,经查明既无遗产,也没有应当承担义务的人,那法院就只能终结诉讼,因为没有责任主体来承担相应义务。

 

二、民事执行中当事人去世

(一)执行期间申请人去世

再讲讲执行期间申请人去世的情况。比如,张三与李四的合同纠纷胜诉后,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在执行过程中,张三却突发疾病离世。这时,依据法律规定,张三的遗嘱执行人、受遗赠人、继承人,或者其他因张三死亡依法承受生效法律文书确定权利义务的主体应当向法院申请变更、追加其为申请执行人。法院收到申请后,会组成合议庭对书面申请及相关证据材料进行严格审查。若认为理由成立,便会裁定变更、追加;若理由不成立,则裁定驳回。只有变更、追加成功后,执行程序才能继续推进,切实保障申请人一方的合法权益得以延续实现。

 

(二)执行期间被执行人去世

与之相对的,执行期间被执行人去世的处理同样关键。假设小赵在法院判决需向小李偿还债务的执行程序中去世,而小赵的遗产继承人并未放弃继承。这种情况下,法院可以依职权裁定变更被执行人,由继承人在继承遗产的范围内偿还债务。因为继承人继承遗产的同时,也应在继承范围内承担被继承人的债务,这是权利与义务对等的体现。但要是小赵的继承人明确放弃继承,法院可直接执行小赵的遗产,因为此时遗产成为清偿债务的直接财产来源。若既无继承人,又无可供执行的遗产,那就意味着没有责任主体与偿债财产,法院只能裁定终结执行程序。

 

三、特殊案件中的特殊规定

这里要特别点明几类特殊案件——一旦当事人一方死亡,诉讼直接终结。例如,离婚案件中,若一方当事人去世,婚姻关系因一方当事人的死亡而自动终止,继续诉讼已无实际意义。还有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以及解除收养关系的案件,一旦原告死亡,提出给付需求的主体没了;被告死亡,也没法再支付相应费用,诉讼的实际意义随之消失,只能终结。如此规定,是为了维护公序良俗,保障弱势群体权益,让法律在温情与理性间找到平衡,确保每个当事人的权益在特殊变故下仍能得到妥善对待。

 

结语

民事诉讼或执行中当事人去世,情况复杂多变,但法律已铺就应对之路。当事人若正处于纠纷处理的进程中,一定要随时关注案件动态,提前与家人沟通案件事宜,让家人心中有数;继承人面对继承决定要慎之又慎,充分权衡利弊,一旦决定继承,就得肩负起相应法律责任,积极参与诉讼或执行。

若您或身边人不幸遇到此类复杂情况,切勿慌乱,应及时联系专业律师,凭借律师的专业知识与经验,帮助您理清法律问题,确保您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维护法律的公正与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