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普法

用法律人的热忱去普法

妈妈要送我进监狱,我还有机会吗?

来源:家与家律师事务所 作者:沈婧&王净原 时间:2024-01-29

 案 情 简 介 

小陈的父亲早年因车祸瘫痪在床,为了维持生计、负担高额的康复及医疗费用,小陈的母亲在外开了一家小吃店,常从清晨忙到深夜,没太多时间管教小陈。于是,小陈从小便被母亲托付给家里的老人照料。

但随着小陈逐渐长大,进入了叛逆期,逃课、打架,老师家长不让做什么,他就偏做什么,别说几位老人,母亲也管不住他。彼时,小陈和母亲的关系,不能说是和谐友好,至少可以说是势不两立,甚至到了见面就要爆发“大型战争”的地步。

虽然亲朋常劝小陈的母亲要对孩子耐心些、多跟孩子沟通沟通,否则这个年纪的孩子,得不到好的教导,太容易闯出祸事,但小陈的母亲却始终不以为然,觉得孩子天性不坏,大了自然会懂事。
 
但让小陈的母亲没想到的是,这“祸事”竟来得那么快:小陈因盗窃,数额较大,已被移送审查起诉。
 
虽然检察官告诉小陈的母亲,考虑到小陈是初犯,且主动认罪认罚、退还了全部违法所得,也得到了受害者的谅解,因而可以先对小陈进行几个月的考察,如果考察期内小陈表现得好的话,检察院可以不起诉小陈。
 
 
但小陈的母亲在得知这个噩耗后,往日种种不平、委屈都涌上了心头,一气之下,她拒绝了检察官的建议,让检察官直接把小陈送进监狱,在监狱里再好好改造。
 
小陈母亲的反常举动,引起了检察官的注意。在了解小陈的家庭情况后,检察官认为,如今的局面,小陈固然有过错,但小陈的母亲应当承担更大的责任。
 
毕竟,其作为孩子的母亲和监护人,对孩子不仅有抚养的义务,更有教育、保护的责任,小陈如今变成这样,与母亲在教育上的缺位是分不开的。
 
基于此,检察官对小陈的母亲制发了《督促监护令》,并专门联合当地妇联、公安、街道等职能部门,成立了监护考察组,挑选经验丰富的社工、心理辅导师等专业人员,为小陈和母亲进行了一对一个性化的督促和帮教。
 
通过督促监护令,小陈和母亲的关系得到了极大缓和,生活渐渐开始走上了正轨。
 
那么,什么是督促监护令,
 
它又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 1、什么是督促监护令?
 
督促监护令是指,检察机关在办理涉及未成年人的犯罪案件时,发现监护人对子女的不良行为没能及时有效地进行干预,不当履行监护职责,或者监护缺失,但又没有达到撤销监护权、启动国家监护的严重程度时,由检察机关向监护人发出要求其依法履行监护职责的检察工作文书,其目的在于唤醒监护人的责任意识,促使其认真履行监护职责。
 
  • 2、督促监护令都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督促监护令是检察机关监督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的直接手段,相对于其他方式,它更加灵活且有人情味。
 
一般而言,督促监护令会在前期进行社会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因案施策,瞄准问题根源,发出不同类型的督促监护令。
 
例如小陈的家庭,属于“想管却不会管”式家庭,对于这种家庭,考察组会对其发出“指导型”的督促监护令,通过家长课堂、以案释法、推荐书目、组织团体辅导等多种形式,指导家长对未成年人采取合适的监护方式。
 
除此之外,针对小陈涉罪后可能产生的心理压力问题,考察组联合学校,通过线上线下的形式对其进行持续跟踪、考察,了解其生活近况,并指派心理咨询师对其进行思想引导、法治教育和社会关系调适。
 
为保障督促效果,督促监护令的内容还细化至每周安排小陈母子共同参加课外活动、家务劳动等,确保督促监护令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通过前期调查和后续多方协同跟踪,监护督促令可以较好地直击案件背后的家庭问题,列明、列细监护人的职责,指导、帮助、督促监护人有针对性地纠正监护缺位问题,最终促成监护人更好地履行法定监护义务。
 
  • 3、不遵守督促监护令,会有什么后果?
 
对不依法履行监护职责、拒不履行或怠于履行“督促监护令”规定的义务,或者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由其居住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先行予以劝诫和制止,情节严重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由公安机关对其予以训诫或行政处罚,如果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