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两岸婚姻里的法律守护
来源:家与家律师事务所 作者:雷春波律师、郑芷茹律师 时间:2025-07-25
引言:
当台北的细雨遇上厦门的海风,爱情有时会像跨越海峡的航班,在初遇时满载憧憬,却可能在中途遭遇突如其来的乱流。今天要讲的故事,关于一场两岸婚姻的起承转合——他们在大陆扎根生活,却也难逃情感的波折;更关于当甜蜜褪去时,法律如何成为温柔而坚定的后盾。
那年江南月
曾照枕边人
林小姐总记得第一次在海峡论坛上遇见陈先生的模样。他穿着熨帖的白衬衫,操着带点软糯口音的普通话,笑着说“你们大陆的茶文化真是博大精深”。那时她刚结束研究生学业,留在了苏州工作,对台湾的印象还停留在偶像剧里的明媚阳光。而这场相遇,让两个相隔海峡的人渐渐走到了一起。
婚后,他们选择在苏州定居。婚礼在金鸡湖畔举行,微风拂过湖面,带起细碎的波光。亲友的祝福声里,林小姐穿着白纱,看着身边承诺“要让你永远幸福”的男人,以为这就是故事的结局。
裂 痕
看不见的伤口与消失的信任
然而,幸福的外壳不知何时悄然碎裂。或许是陈先生越来越频繁的“加班”,或许是他手机屏幕亮起时下意识躲闪的眼神。林小姐起初只当是自己多心,直到某个平常的周六下午,她在家里发现用过的避孕套,那些被刻意忽略的疑点突然像潮水般涌来——他手机里加密的聊天框、深夜里走到阳台接的电话、衬衫领口不属于她的长发……
更让她心碎的是——一周后的深夜,因为孩子哭闹,她随口抱怨了几句,陈先生却突然像变了个人,猛地挥手打掉她手里的奶瓶。玻璃碎片溅到脚边时,他已经掐住了她的胳膊,“你闹够了没有!”挣脱时,林小姐的手臂撞上墙角,火辣辣的疼。
此后,她开始偷偷拍下手臂上的伤痕,那些青紫色的印记在镜头下格外刺眼。一次家暴后,她躲在卫生间里发抖,看着镜子里肿胀的脸颊和渗血的嘴角,第一次拨通了报警电话。电话那头的警员记录着信息,而陈先生在门外低声威胁:“你敢让警察来,我们就完了。”
律师的建议
冷静准备,尊重选择
当伤害与背叛层层显露,撕扯婚姻的本质时,法律就成为那段泥沼中不可或缺的安全绳。她找到我们时,眼神既愤怒又恍惚:“孩子……还有那些房子……到底该怎么办?”她的眼神里充满了矛盾——既想逃离这令人窒息的婚姻,又舍不得孩子在破碎的家庭里成长。她尚未下定决心离婚,却清楚自己需要开始准备。我们告诉她:离婚从来不是唯一的选项,但无论最终决定如何,提前做好准备才能在变化来临时掌握主动权。
针对她的情况,我们给出了这些具体建议:
1、固定家暴证据:
每次受伤后,第一时间用手机拍摄带清晰面容的伤痕照片,同时记录受伤时间和原因;立即拨打110报警,保留报警回执和警方笔录;到正规医院做验伤,保存完整的病历本和诊断证明;如果邻居或居委会目睹过冲突,可以请他们出具书面证言,这些都是证明家暴存在的关键证据。
2、搜集出轨线索:
留意对方的手机聊天记录、转账凭证、行车记录仪内容,以及可能的开房记录、酒店消费凭证等;如果发现与第三者的亲密照片或视频,注意妥善保存原始载体,避免证据失效。
3、守护孩子成长:
现阶段可以先通过心理咨询师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在日常相处中自然渗透家庭可能发生变化的事实,减轻突然的冲击;尽量保持与孩子共同生活的状态,如果未来发生诉讼,法院在判决抚养权时,会优先考虑孩子目前的生活稳定性。
4、梳理财产状况:
林小姐和陈先生名下一共有五套房产。首先需要区分婚前婚后属性:婚前房产要收集购房合同、付款凭证,证明出资情况;婚后购买的房屋(包括自住和出租的),需整理房产证、租赁合同和租金收入记录。
5、规划公司与资产:
针对两家公司,要收集营业执照、股权结构证明、财务报表等资料;同时搜集对方名下的银行账户、理财产品、机动车登记证等财产线索。
6、居住安排考量:
目前自住的房屋如果距离孩子学校较近,建议继续居住,这不仅有利于孩子上学,在争取房屋所有权时,实际居住的一方也更有优势;如果考虑租房,需选择同样便利的地段,保持与孩子的紧密联系。
最终的决定
尊重当下的选择
经过两个月的梳理和准备,林小姐最终还是决定暂时不离婚。她说:“我还需要时间再想想,至少现在我知道该怎么保护自己和孩子了。”我们完全尊重她的选择。
这个抉择背后,是一个母亲面对两岸亲情与法律现实的多重顾虑;是一颗被背叛过的心仍在对曾经的承诺做最后的观望。但我们知道,那些被她紧紧攥在手中的证据文件,已悄然成为她随时可选的后盾——它们不再仅仅因为离开而存在,而是赋予她无论是走是留,都不再摇摇欲坠的底气。
律师的职责也从来不是推动离婚,而是帮助当事人在迷雾中找到方向,无论选择坚守还是离开,都能带着底气前行。